。看似很荒诞的事情,却发生在今年全国统一高考期间。只不过,这45名就读于南方科技大学的“大学生”拒绝参加高考。到底是什么原因让“大学生”还要参加高考?“大学生”拒绝参加高考到底引发我们对现行教育体制有怎样的思考?
●新闻事件
45名“大学生”拒绝参加高考
6月7日,是今年全国统一高考时间。在全国933万考生中,45名就读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的“大学生”考生,尽管被要求参加高考,但他们却集体拒绝参加高考。当天和第二天,他们无人走进设在南方科技大学校内的高考考场。
“大学生”被要求参加高考。“大学生”集体拒绝参加高考。这“一要求一拒绝”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热议。
“大学生”缘何还要被要求参加高考?要回答这个问题,必须回顾他们就读的南方科技大学。
登录南方科技大学的官网,记者想查阅南方科技大学的成立时间及相关背景。但记者看到的学校名称后面都带有(筹)。教育行政部门官员告诉记者,学校名称后面带有(筹),就说明学校还只处于筹备期或者筹建期,还没有正式成立。
“处于筹备期的大学不具备招生资格,当然也就不能正式招生。”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肯定地说。
正如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,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“急先锋”,南方科技大学历经磨难筹备4年,直至2010年底,教育部方批准筹建,然而至今未获招生权。校长朱清时等不及,去年12月,南科大举行了首轮自主招生,从中科大少年班、深圳各知名中学推荐生、人大附中推荐生、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培养生、自荐学生当中遴选出45名年龄不等、天资优秀的学生“收入囊中”。这些学生获得了由学校提供的高额奖学金,直接绕过高考和全年的高三教学,于今年3月进入南科大开始了自己大学的学业生涯。
按照教育部门观点,尽管这45名学生已被南科大招录为“大学生”,但他们依然是中学生身份,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学生,还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。“能在南科大校内设单独考场,教育部门已经做了相当大的让步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教授说,“事实上,南科大的招生本身就不合法。”
45名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缘何集体拒绝参加高考?现在最普遍的说法是“他们不要文凭想要实力,甘愿做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‘小白鼠。从考前发表公开信到无人走进单为他们设置的高考考场,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学教授疑虑地说:“不知道如此成熟而前卫的想法是否出自所有学生的想法?”